一百年前,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枣阳市琚湾程坡悄悄点燃,共产党人程克绳胸怀救国救民的雄心与胆略,国外求学播火种,武装暴动反围剿,为创建革命根据地、播撒革命火种、救民于水火立下了丰功伟绩。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叱咤风云的烽火狼烟,英雄而自豪的枣阳市琚湾人早已把这种代代相传的红色精神铸就为“琚湾精神”,并继续发扬光大。

从发展生产到工农并举,从生财聚财到科学理财,从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枣阳市琚湾镇直各部门全体共产党员紧紧围绕琚湾镇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转,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干,为全镇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脱贫攻坚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样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忠诚与担当。

谈起共产党员,就不得不提起郭敬锋,他就是在这些“征战”与“大考”中涌现出来的新时代党员的一个杰出代表。

2018年4月,郭敬峰被枣阳市财政局党组任命为琚湾镇财政所党支部书记、主任。作为一方“财政部长”,虽然“进驻”琚湾镇才短短三年多时间,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用智慧与汗水,帮助琚湾找到致富“真经”,助力农民摆脱贫困,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续写红色精神、演绎红色故事。

做扶贫攻坚的“指明灯”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为实现农民从“根”上脱贫致富,2018年12月,郭敬锋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在数次与山东寿光工作的同学沟通后,计划将山东寿光成功种植蔬菜的模式与经验“拿过来”试一试。经过带队“取经”,多方走访论证,郭敬锋认为扶贫点琚庄村完全具备与山东寿光一样发展特色蔬菜种植的有利条件。于是,在一片“猜测”和“疑惑”声中,郭敬锋顶住压力,冒着风险,带领村干部大胆吃起“螃蟹”来。

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琚庄村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依然是困难重重。琚庄村既没有资源优势,又缺乏经济优势,要想带领农民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真可谓“南山上种南瓜—难(南)上加难(南)”。摆在郭敬锋面前的,就是琚庄村缺少资金。面对难题,是早点放弃,还是迎难而上?作为琚湾镇“财政部长”的郭敬锋,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积极纳言献策,寻求对策。在琚湾镇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琚湾镇财政异常吃紧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挤出15万元作为帮扶启动资金,迅速注册成立枣阳市月牙潭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启了发展琚庄村集体经济、带领农民奔富路的新征程。

赓续红色精神:枣阳市琚湾镇财政所郭敬锋 演绎红色故事


为实现贫困户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该合作社先后吸纳7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初步形成了村委会引领、贫困户入股、党员干部参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发展,如今的琚庄村,已由昔日名不见经传的“丑小鸭”,华丽转身变为人人羡慕的“白天鹅”,并在当地成为小有名气的大棚蔬菜种植示范村。目前,琚庄村已发展南阳钢葱、豆角等蔬菜162亩,预计每亩收入5000元以上,合作社年收入达18万元以上,户分红可达3000元,比种植大田农业每亩高出2000多元

“要想富,先修路”,打通“最后一公里”是解决琚庄村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经过慎重考虑后,郭敬锋决定利用过去在枣阳市直部门工作时的良好人脉关系,主动“三顾茅庐”,登门“化缘”,以实际行动表明打好扶贫攻坚的坚强决心。在枣阳各有关部门的帮扶与支持下,经过2年时间的不懈努力,一条条致富路不仅修到了群众的家门口,更修到了当地群众的心坎上。

为配合建设美丽乡村,郭敬锋还在完善琚庄村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公共服务上下大功夫、做足文章。如今,琚庄村在郭敬锋这盏“指明灯”的带领下,村容村貌不仅焕然一新,致富产业更是稳步发展,贫困群众全部做到了精准脱贫。

琚庄村群众说:“财政所小郭同志虽然年纪不大,‘神通’却不小,不仅出钱出力为我们修路,还带领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啊!”

做非遗文化的“守护神”

创名牌难,保名牌更难,但郭敬锋以超人的胆识和实干精神,不仅保住了琚湾几代人创造的非遗品牌,还将非遗品牌做到家喻户晓。

“老翟家”大头菜腌制技术始于清朝道光十三年,相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第七代传承人翟正礼继续赓续百年老字号酱菜技艺,于1992年创立了“老翟家”酱品厂。时至今日,在“商海”中摸爬滚打30年已经摇曳不定的酱品厂面临着技改升级、包装提档、废排达标、基地优化四大难题,如果不立即进行“保护”,将会面临破产倒闭、厂垮人散的局面。

为及时挽救琚湾镇绝无仅有的非遗文化,郭敬锋主动下沉企业,调研情况,在政府及社会多方的支持下,郭敬锋为“老翟家”酱品厂解决好了四大难题。

在郭敬锋的积极争取下,“老翟家”酱品厂获得到了300万元“以工代赈”专项资金,用于四大难题整改。技改升级后,人工全部被机器自动化切割所代替,生产能力大大提升;包装提档后,原来粗散包装全部换成全真空小包装、精包装,走精品路线,产品质量不仅得到保证,还得到全面提升;废排达标后,让“老翟家”酱品厂有了更“合法”的经营资格;在基地优化建设上,淘汰传统种植经营模式,走生态化、无公害化和互联网订单营销之路。如今,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与产值同比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产品热销河南、新疆、陕西,以及湖北省襄阳、武汉等地,并深受消费者喜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0年9月,“老翟家”酱菜“一举成名”,并先后夺得“第三届汉江流域(襄阳)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第十一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等荣誉称号。“老翟家”酱品厂负责人表示,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既有“老翟家”公司全体职工的坚守,也凝聚着党和政府的关怀,更有郭敬锋这位非遗文化“守护神”付出的汗水与心血。

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在郭敬锋家里,有许多相册,只要翻开,都能见到格外耀眼的红色记忆,许多相片不是以党徽为背景,就是以革命圣地为背景……。

从父辈到女儿这一代,哪怕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岗位,郭敬锋三代人却以同样优秀的共产党员身份,并以不同的方式赓续着革命红色精神,演绎着革命红色故事。

郭敬锋的父亲郭必胜,16岁(1949年)参军,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扛枪打仗上战场,曾经参加过解放西南战役(广西南宁),是一位为民族解放立下过不朽功勋的老兵。建国后,他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依然坚守在基层武装工作第一线,曾荣获“八一勋章”、优秀武装部长等多个殊荣。

郭敬锋的母亲周利荣,也有很多“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她17岁(1949年)加入妇救会,第二年就入了党,曾参加过农村土地革命,后从事基层妇女工作40余年,把自己的一生都光荣地献给了伟大的党。

时至今日,在红色革命家庭中逐渐历练成长起来的郭敬锋,先后被湖北省委巡视组以及枣阳市政府授予“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同时,郭敬锋不仅把红色精神铭记于心、付诸于行,还融入到家风之中,并以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来激励下一代不断健康成长。

26岁的郭汕栅是郭敬锋的女儿,在红色家庭的熏陶下更加出类拔萃。2012年,郭汕栅以优异成绩从襄阳五中考入湖北警官学校;2014年1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9月又考入丹江口市公安局从事刑侦工作;2020年7月被丹江口市公安局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7月在十堰市公安系统实战业务大比武中荣获一等奖……。此外,郭汕栅还在侦办案件中荣立集体三等功和一次嘉奖。(通讯员齐平春、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