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日,享有“中国藤茶之乡”美誉的湖北省来凤县迎来了盛大的第二届国际藤茶大会。在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带领下,相关县市文联负责人和数位湖北摄影名家参加相关活动,并通过摄影家们的镜头,精心记录下了无数精彩瞬间,为世人讲述着来凤的发展传奇。

图片1.png

活动现场

来凤,这个寓意“有凤来仪”的吉祥之地,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这里如梦如幻的自然风光、清新纯净的空气以及富含硒元素的肥沃土壤。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藤茶的茁壮成长提供了理想环境,也使来凤因藤茶而声名远扬。

大会以“来凤藤茶 茶引未来”为主题,中共来凤县委书记李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正式拉开大会序幕。多位国内外知名人士,包括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主席刘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翟虎渠、尼泊尔驻华大使比什努·普卡尔·施雷斯塔等,纷纷致辞表达了对来凤藤茶产业发展的期待与祝福。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邢祖训庄重地宣布大会开幕。

图片2.png

大会现场

会上,恩施州农科院党委书记牟来举发布了《藤茶冲泡与品鉴方法》团体标准,西南大学茶与饮料植物资源创新利用团队负责人罗理勇则发布了《藤茶营养报告》。中共来凤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作明详细介绍了《来凤藤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展示了来凤藤茶产业的蓬勃生机与广阔前景。

此外,来凤藤茶系列创新产品如藤茶啤酒、藤茶精油、藤茶洗发水、藤茶咖啡等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关注。著名主持人欧阳夏丹受聘为来凤藤茶推广大使,为藤茶产业的国际化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会期间,来凤县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馆代表、行业专家及协会代表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了藤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同时,“北京万人评茶邀请赛—来凤藤茶专场”颁奖仪式和第二届国际藤茶大会双招双引藤茶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也圆满举行,为来凤藤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来凤县以藤茶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农业特色产业“百亿元产业集群”。目前,全县藤茶种植面积达 10 万亩,其中有机基地近 3000 多亩,全县 65 家生产加工企业开发出 7 大系列 238 个产品,2 万多户农户吃上了“藤茶饭”,年综合产值达到 16 亿元。通过此次国际藤茶大会,来凤县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自身风采。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们细细品味着来凤的藤茶,对其独特口感和丰富营养价值赞不绝口。同时,来凤县与各方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藤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图片3.png

会议现场

摄影名家们全神贯注于开幕式的每一个细节,眼睛紧盯着每一个角落,手中的相机时刻准备着,他们的神情专注而又充满激情,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只为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他们的身体微微前倾,手指轻轻地放在快门按钮上,随时准备按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画面。每一次按下快门,都仿佛是在为历史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录,他们深知这些瞬间的重要性,深知自己肩负着记录来凤荣耀时刻的使命。

早在7月,在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的带领下,省内知名摄影家们就已奔赴来凤,开展“传承荆楚文化 凝聚思想伟力”主题采风创作活动。他们凭借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高超的摄影技术,深入探寻来凤的魅力之源。摄影名家们将镜头精准地对准了来凤县的藤茶种植和产业发展。通过他们的镜头,藤茶产业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被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来凤藤茶产业的繁荣兴旺,为第二届国际藤茶大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开幕式当晚,由湖北省文联、来凤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原声悠扬”湘渝鄂经典民歌会暨第二届国际藤茶大会非遗展演取得圆满成功。来自湘渝鄂三地的文艺家们身着绚丽多彩的盛装,用他们嘹亮而饱含深情的歌声,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赞美。民歌会前,当地还组织了盛大的来凤摆手舞非遗展演。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和非遗展演,充分展现了地方文化的非凡魅力,也为藤茶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精彩的节目让摄影名家们的镜头忙个不停,摄影家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湛的技艺,精准捕捉到歌手们深情演唱时的丰富表情。歌手们的眼神中充满情感,歌声仿佛穿透镜头,直达观众心灵深处。

近年来,湖北省文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和带领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展现文艺力量、彰显文联担当。此次“原声悠扬”湘渝鄂经典民歌会暨第二届国际藤茶大会非遗展演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了一场文化盛宴,更是湖北省文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生动体现。

湖北省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湖北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紧密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需求,大力推动“原声悠扬”民间文艺展演等文艺活动的丰富开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和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来源:湖北省文联 通讯员张彬、刘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