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记者行走在黄石市阳新县宽阔整洁的“四好农村路”上,花卉烂漫、香风拂面,美景醉人。

阳新县与江西省瑞昌市接壤,素有“荆楚门户”之称,但由于交通不便,发展一直受限,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年来,阳新县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强化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农村“村组通”和基础设施“路网化”措施,至今,全阳新县共构筑高速公路174公里、普通国道177.1公里、普通省道274.1公里、县道628.9公里、乡道915.1公里、村组道路2634.4公里。

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汇报会

在阳新,一条条绵延的“四好农村路”成为了老百姓眼里的致富路、产业路、旅游路,更犹如一根根闪烁的金线,串起了阳新一个个美丽乡村、一片片沃野良田,更串起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修好幸福路 农民有盼头

“让乡里人像城里人一样走好路”

从阳新县排市镇出发,记者驱车沿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蜿蜒而上,便到了幕阜山余脉北麓下容村。下容村距离县城60公里,所在位置平均海拔430多米,山高石头多,土地贫瘠,曾是省级贫困村。

下容村过去穷,很大原因在于道路不畅通,一年到头只能靠“巴掌田”“鸡窝地”耕种玉米、红苕、小麦“老三样”,仅能解决温饱问题,没有致富产业,人均收入低。

检查阳新“四好农村路”建设

下容村党支部书记熊国华介绍,2019年全村硬化道路通了,2020年又构筑了自然湾的硬化道路,把致富路修到了家家户户的家门口。

路通了,下容村村民发展种养殖业的积极性更高了。目前,种植油茶、茶叶和养殖猪、鸡、牛、羊,成为了下容村农户的主要支柱产业。2020年,种植业、养殖业齐头并进,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11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多。

阳新县“四好农村路”军垦管理区段

时值三伏天,虽然烈日炎炎,但下容村养殖棚圈却山风清凉。60多岁的熊自南看着正在吃食的土鸡,心里美滋滋地说:“现在路通了,鸡蛋贩子直接上门收购。这不,200多只鸡,去年收入8000多元呀!”

道路变通畅,出行享便捷。下容村共发展油茶570亩,黄桃180亩,腊米85亩,巫山脆李100亩,白茶、射干、黄精等200亩。40岁的熊安彪返乡创业,流转撂荒土地发展油茶300亩,长期聘请农工16人,人均月薪1800元。如今,在村里,农民不出村既可以打工挣钱,又可以收取租金和分红,实现了“一地多赢”。

“让乡里人像城里人一样走好路!”阳新县扶贫攻坚第一场硬仗,就是打通全县的“断头路”“瓶颈路”。近三年来,阳新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既破“阻塞”,又疏“血管”,一条条崭新的公路蜿蜒伸向广阔的乡村。

据统计,阳新全县共投入资金7.21亿元,其中阳新县城投公司融资4.5亿元,新建道路705.7公里,另投入1.6亿元完成窄路加宽项目647.7公里,投资3000万元建设富池镇丰山村、港下村和黄颡口镇花果村、泵站村等乡村公路50余公里。

如今,在阳新老百姓的脚下,走向山外大千世界的道路通了;老百姓的心上,渴望发展的致富路也通了。

道顺民心畅 路通产业兴

“路通了,干什么都方便了”

仲夏时节,在白沙镇赤马村,记者看到300亩无公害蔬菜长势正旺。

“现在好了,客商开着大货车直接来收购蔬菜,还能卖上好价钱。”湖北永福旺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董事长罗志勇高兴地说。

“路通了,干什么都方便了!”蔬菜种植大户陈新江说。他带动24户贫困户发展蔬菜500亩,亩均纯收入1万多元。其中,翠绿“牛心”包菜等有机蔬菜定点销售湖师等12所大学,美味竽头等接下了浙江金华订单。同时,各类蔬菜从这里持续不断地销往九江、黄石、武汉等全国各地。

“泥巴道路人难行,农副产品更难销”,曾经让养猪大户秦学师苦不堪言,因为,他养殖出的大肥猪因为“路埂阻”难以销售。如今,“四好农村路”通到了秦学师的家门口,不仅值4000万元的1万头肥猪轻轻松松地销售出去,还助22名农村劳力稳定就业,月薪达2800元。

同样,阳新县浮屠、龙港、三溪、白沙、王英等19个镇98个重度贫困村都背靠大山,面朝水库,坡高岭陡,农副产品曾经依然存在销售难,农用物资难进村的情况,守着绿水青山就是无法成为“金山银山”。

“建好农村脱贫致富的‘四好农村路’,实现村村组组畅通‘幸福路’。”阳新县委政府庄严承诺。

在阳新七峰山兴祖村,记者遇到了正哼着小曲、赶着100多只山羊的63岁村民赵仁。谈起“四好农村路”,他颇有感触地说:“党的政策好,镇村干部亲。通过驻村干部帮扶,我家发展山羊106只,有了这条‘黄金路’,城里的人驾小车来买山羊肉,一只能卖2000多块钱,我家发了‘羊财’,建了新房。”

阳新县政府明白“道顺民心畅,路通产业兴”,2020年8月,阳新县白沙镇构筑白陶“四好公路”15.13公里,不仅解决了沿线12个村6万人的行路难,还增添了道路18弯的靓丽风景。

近年来,阳新县加大农村产业路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交通支撑,全县2634.4公里 “四好农村路”像“毛细血管”,伸到阳新县的旮旮旯旯,不仅让老百姓实现“出门‘四好路’,抬脚就上车”的梦想,还增加了乡村振兴“造血功能”,更让农田重焕生机。截至6月底,阳新全县以建成军垦农场为核心的新技术渗透,重点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板块、现代农业展示板块、智慧农旅体验板块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总面积36.75平方公里,成为阳新县老百姓增收的重要产业。

串联起城乡 盘活了经济

“游客进山村,土货进城来”

7月20日,在阳新县三溪镇姜福村,记者看到村民李桃花直接将车开到沁心园农业发展公司采摘园采摘葡萄。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季节,放眼望去,采摘园里的葡萄挂满藤蔓,在阳光照耀下,颗颗葡萄闪闪发光,为夏日的乡村涂抹上喜庆的彩色。

阳新县“四好农村路”荆头山交通驿站

沁心园农业发展公司采用“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电商+农户”模式,承包租赁流转土地600亩,带动30名当地劳动力就地就业,惠及11户农户。采摘园建设3公里“四好樱花”大道,种植红枫苗80万株,以及杨梅、白玉枇杷、红心猕猴桃、樱桃、蓝莓等多种高端水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沁心生态产业园是集农业体验的采摘园、垂钓的安逸区、旅游观光的农家乐,还包括户外露营、民宿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世外桃园'。”沁心生态产业园负责人明海水自豪地说。

“四好农村路”同样给阳新县三溪镇姜福村带来巨大变化,村民明瑞财说:“我家的葡萄,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随着阳新县王英镇仙岛湖旅游环线路开通,一路串起了高山村、泉丰村 隧洞村、新屋村等11个村 ,开启了一条“旅游+现代农业”的经济发展之路,探索出“土地入股当‘股东’、景区上班当‘主人’、农副产品销售当‘老板’”的旅游发展模式。沿线生态产业园种植樱桃、黄桃、杨梅、枇杷、桑葚、苗圃、莲子等2.1万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受益,在资金入股里分红,在就业上增收,真正实现“四好农村路,农民得红利”的目标。

在王英镇高山村,共发展雪梨等520亩,因“四好农村路”,昔日田园变身为旅游观光采摘园。据统计,王英镇高山村去年出售水果5万余斤,接待游客2000余人,带动132人脱贫致富,村集体增收6万元。

打通“四好农村路”后,阳新县枫林镇通过走“旅游+现代农业”的乡村振兴之路,引进投资人与村集体、农民联合开发地心大峡谷、石田古驿、飞云洞等旅游景区,2020年累计接待游客18万人次。今年3月13日,阳新县枫林镇还举办了“首届茶花文化旅游节”,吸引6000多名游客。同时,阳新县枫林镇充分利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探索出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旅游新模式,种植黄桃、杨梅、枇杷、槡椹、苗圃、莲子等生态产业园2300亩,19个农业合作社共带动1632名当地劳动力在土地流转中受益,人均年增收3000元。

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助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阳新县现已陆续将花果、王曙、郭家垅、坡山等17个村建成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花塘、方林、石田等73个村建成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村。同时,因“四好农村路”带旺的还有4A级生态旅游风景区仙岛湖、七峰生态旅游、半壁山古战场,以及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10大旅游景点。

“如今,阳新全县遍布‘四好农村路’,并真正成为了老百姓奔向新生活的‘民生路’‘小康路’和‘幸福路’。” 阳新县交运局局长谢作富说,“修好了‘四好农村路’,打通了‘断头路’‘瓶颈路’,既改变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节奏,也串联起城乡,更盘活了当地经济。”(通讯员吴华臻、章杰)